法布立卡四月專題講座 – 藝術品病變前兆與簡易居家保養
主講人:吳盈君
西班牙Universidad de Sevilla 繪畫暨修復保存博士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 助理教授
研究與專長領域 - 架上繪畫與彩繪木質文物修護
-
講座時間:2017年4月23日 (日) 下午1:30-4:30
藝術品是否能傳之久遠, 全要依賴它的存放環境,如果藝術品存放在惡劣的環境裡 ,就算經過再複雜昂貴的修復處理也沒有用。所以提供藝術品良好的收藏環境,是維護藝術品的首要步驟。
影響藝術品狀況的要素有二,一是藝術品材質和製作方式,其次是它 「 終其一生 」 所暴露的環境。如果作品因其本身材質和製作技法導致裂化,那我們所能做的修復相當有限,但是控制收藏環境來延長作品的壽命則可預見其效果。
保存環境即是探討如何營造一個優質的環境,強調預防重於治療的保存理念。藝術品能否完整長久保存,與保存環境的溫度、相對溼度、光度照射、空氣品質等有極顯著之關係。
本次講座主要係介紹影響藝術品保存環境的相關因子及一些儲藏作品時的一些基本方針與簡易的作品維護方式,與判斷甚麼時候作品發出警訊需要專業人員處理。